继承了苏联庞大军工体系的乌克兰国防工业,在近30年的发展中为保存技术实力,开拓国际市场,满足新形势下乌克兰内忧外患的国防需要,在军事优先的原则下走出了一条从辉煌到迷离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不过,“军转民”政策还是为乌克兰保存了军事工业“火种”,而且近年来“民参军”也开始崭露头角。
民族独立的同时军工企业开始衰退
1991年,刚刚独立的乌克兰就像是个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婴儿。这个人口不过3000多万的国家,有近300万军工企业职工,多达3594家军事工业企业。令人惊叹的不仅是它的规模,还有门类和水准,当时的乌克兰军工产品几乎涵盖火箭、大型运输机、军用舰艇、装甲车辆等陆海空各种装备领域,且大部分产品都居于世界军事科技顶尖水平。苏联时代由于美苏“两极对抗”的需要,这些乌克兰军工企业从政策到资金都享有特权,只需埋头做好科研和生产,就会有稳定的产品订货、充足的物资供给,以及源源不断的资金。但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和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乌克兰民族独立的同时,也拉开了该国军工企业衰退的大幕。
上世纪90年代是乌克兰军工企业的阵痛期,每一家企业提起那段岁月都有说不尽的心酸。当时由于政府预算缩减、军队采购萎缩、私有化,以及研发陷入停滞等一系列冲击,大量军工企业陷入绝境。乌克兰南部尼古拉耶夫市的黑海造船厂正在建造的“瓦良格”号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由于资金匮乏,只能一艘变卖,一艘拆解。扎波罗热市曾经4万多人的飞机发动机生产企业“马达西奇”,由于生产萎缩,当时在职员工只剩1万名,大量技术专家和熟练工人被迫自谋生路。当时人人都在为前途感到焦虑,家家企业都在为如何活下去四处奔走。
“军转民”在经济转轨期作用重大
1992年,乌克兰政府成立了机械制造、国防工业和军转民部,以对苏联遗留下来的国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造,同时缓解企业经营困难和失业人口大幅增加所造成的社会紧张局势。
为解决军工企业比例过大、占有投资过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机械制造、国防工业和军转民部出面,首先鼓励一些既缺乏技术和资金又没有军事订单的军工企业实行私有化,允许外国公司参股、租赁或合资,对于一些既无力转产又没有军事订单,而且也不能私有化的企业,则坚决予以关闭;其次,针对苏联遗留下来的国民经济中轻工业不足和民用产品落后的弊端,鼓励军工部门将其生产潜力转用于民用产品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改造,以期利用军工企业的高技术和科技人才,较快解决乌克兰国内消费品生产和供应不足问题;第三,鼓励未转产的军工企业出口武器装备,开拓国际军事装备市场。针对国外军事定货大大减少的状况,确立了“生产部门非军事化”的方针,以使军工生产与军事战略的防御方针相适应,对在科技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军工部门,如火箭、宇航等高科技产业,国家继续从资金上予以扶持,保持其世界领先水平。
上世纪90年代乌克兰的“军转民”政策为保存乌克兰军事工业火种,改善国民经济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由于资金匮乏,民用技术开发能力不足,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以及军工科技人员大量流失,“军转民”之路走得异常艰难和曲折。1997年,随着乌克兰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机械制造、国防工业和军转民部正式撤销,其相关职能由国防部、经济发展部以及国防工业集团所继承。
乌国防工业未来走向扑朔迷离
在2014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俄罗斯曾是乌克兰国防工业最重要的主顾,同时俄乌两国还经常依据其历史分工相互协作,共同开拓国际军事装备市场。但随着俄乌冲突升级,两国军事工业合作也降至冰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在俄乌关系恶化后的2015年,乌克兰军事和航天工业领域企业与俄罗斯联邦终止了80%的合同,损失高达20亿格里夫纳。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的“军转民”是一种不幸的阵痛,那俄乌关系恶化则是乌克兰国防工业又一次无奈的转折。
2018年6月20日,乌克兰内阁通过的《乌克兰国防工业2028年前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中明确指出,由于地缘格局的变化和地区安全形势恶化,乌克兰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内外威胁增加,本国的军事装备大幅增加,乌克兰国防工业首要任务就是充分满足乌克兰本国军事装备需求。“军转民”不再是乌国防工业的主要使命,而“民参军”则开始崭露头角。在2018年公布的乌军方采购名单中,50%的企业属于民企。《战略》指出,民营企业参与军事装备制造不仅满足了军方需求,而且有助于缓解政府经济压力。
《战略》中一个重要改革方向就是,给民企提供更多的“民参军”政策机会:包括在国防订单竞标中引入部分竞争程序;取消合资和合作禁令,吸引外资和私人资本参与军事工业;通过私有化恢复国有企业的活力和技术水准,保留参与生产关键产品的国有企业等一系列政策。
这对脱胎于苏联军工体系的乌克兰国防工业来说,不啻又是一次凤凰涅槃。(张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