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刚播种过的耕地,一个个小型农场,一栋栋简朴而整洁的房屋……这是位于乌克兰北部切尔尼戈夫州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偏僻角落——科留考夫卡镇和纳乌莫夫卡镇附近的村庄。
曾几何时,这两个镇所属的村庄房屋破败,土地荒芜,农户们靠土地根本养活不了自己,纷纷外出打工;现如今,离开家园的农户重新返回,这里的土地又开始恢复了勃勃生机。这些变化,都源自四年前中国农场人和当地农业企业的一次“牵手”。
四年前,河南黄泛区农场同乌克兰当地农业企业合作成立了由中方控股的“泛达”农业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中方累计向当地投资约1000万美元,租赁了3000公顷耕地、2700公顷林地,主要从事奶牛和肉牛养殖、饲料和粮食种植等,直接为当地创造了250多个就业岗位,大大提升了当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曾经离开家乡到首都基辅谋生的弗拉基米尔·梅特拉现在是“泛达”公司的一名拖拉机手,他的妻子也被公司聘为会计。
“我在中国公司已经干了快4年,这份工作很稳定,工资从来不拖欠,公司里的农机都是新的,用起来也顺手,中国人对我们很好,我们建立起了深厚友谊。”梅特拉在操作播种机的间歇对记者说。
“泛达”公司2013年成立不久,马上就遭遇了乌政权更迭、东部战乱的不利形势。
“不害怕是假的,但考虑到这片土地的有利条件,以及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国门的迫切性,我们还是坚持没有撤回国内,现在看来当时的选择是对的。如今我们同当地人建立了患难与共的牢固关系,公司在当地的发展势头良好,我们已计划加大投资力度。”“泛达”公司总经理张振华对记者说。
记者来到“泛达”下属的一个养牛场,发现这里的挤奶工作已经由人工挤奶变成机器挤奶,挤奶机整齐地在挤奶厅墙上挂成一排,临时保存鲜奶的大储存罐也是由电子设备自动监控和调节温度。而过去,这家养牛场因缺乏资金濒临关闭。
技术员奥尔加·鲁奇科说:“自从中国人开始向当地投资,我们的养殖条件大大改善,奶牛和肉牛的存栏量增加了一倍,平均产奶量比过去大大提高。”
在种植业方面,由于公司购买了70多台套大型农机设备,每年的播种和收割效率大大提高。除了经济效益,“泛达”公司还努力在当地创造社会效益,公司经常给附近幼儿园免费送牛奶,出资为当地村庄修缮道路。公司取得的成绩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评价。
张振华说,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过程中,河南省政府对他们在乌投资的情况十分关注,并给予了大力支持,他们有信心把乌克兰的项目做得更好。“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吸引中国资金,建立食品加工厂、蔬菜和水果生产大棚,不断拓展农业产业链,把就业岗位提高到1500个。” 新华社基辅6月25日电 通讯:中国农场人让乌克兰村庄重焕生机新华社记者陈俊锋 钟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