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万两,不如苏绣一箱”,苏绣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工艺美术,起源于苏州,被称为“四大名绣”之首。苏绣华巧精美、针法繁复,用原本无序的线相互勾连交织造就苏绣的明与暗、光与影、静与动。
出生于苏绣世家的姚建萍四度夺得全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她以针线为笔墨记录着这个时代,把苏绣送进了白金汉宫,成为两国间友谊的桥梁,创造出了属于苏绣的黄金时代。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乌克兰留学生李遐看到姚建萍的苏绣作品《猫的遐想》,惊叹于苏绣艺术的魅力。在《非遗环游记》第三期节目里,李遐前往苏绣之乡——苏州一睹刺绣艺术的真容。
从金鱼小猫到家国情怀
苏绣以苏州镇湖的刺绣最为有名。镇湖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苏绣中的八成产品来自镇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的非遗传承基地便坐落于此。走进传承基地,大厅环廊上一幅幅苏绣作品记录着姚建萍和苏绣的故事。
20年前,姚建萍就已将传统苏绣推向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但她不满足于一直绣猫、金鱼等传统题材,从技法上面已经成熟的姚建萍,希望用手中的绣花针来表达这个时代。“工艺当随时代,苏绣也该如此,绣随时代。”站在苏绣作品《锦绣河山》前,姚建萍向李遐讲述用千针万线来表达一个艺术家对祖国的热爱。
“要顺着这个时代的大势,在数字化的背景之下,用数字化赋能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使它更好地发扬光大。”去年,姚建萍创作的《我爱中国》上线数字藏品,24万件产品27秒售磬。
在《非遗环游记》节目中,姚建萍邀请李遐一睹这件国宝级作品的真容。条桌上的长卷缓缓打开,112个穿着各色服饰的人映入眼帘。作品中的每个人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姚建萍向李遐介绍,为了这幅作品,从构思采风到完成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最后成功将这幅承载着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们欢乐、祥和的作品搭载卫星顺利升空,进行了超过1200万公里的太空旅行。“航天英雄”杨利伟亲笔题字“圆梦”,寓意中国人圆梦飞天。
苏绣的“门槛”有点高
在苏绣小镇的创作工坊,姚建萍带李遐参观绣娘们飞针走线,进行创作。“苏绣的制作是很精细的,画笔可能几笔带过,但苏绣要一针一针地表现出来。”姚建萍边说边进行着劈丝。
劈丝,是将一根丝线劈成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四十分之一甚至一百二十分之一,通常四分之一的线已经和人的头发丝一样细,线越细,越是能更好地表现作品的细节。
劈丝入门需要3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看着姚建萍行云流水般将手中的丝线一分二、二分四,李遐也开始尝试着分劈手中的丝线,刚一分二便“败下阵来”。
苏绣作品之精细,制作技艺之考究,无形中抬高了人们接触苏绣、了解苏绣文化的“门槛”,也影响着技艺的传承发展。姚建萍的两个女儿姚兰和姚卓意识到了这一点,思考着苏绣技艺如何走进普通人。
“绣卡”就是姚卓探索出的解决方案之一,将苏绣传统的图案、元素和针法组合设计,配合刺绣教学的图文、视频教学。“每一步的图案说明都很清晰,按部就班就能轻松完成一件属于我自己的苏绣作品,而且绣卡包里针线都打好了结,拆开就可以直接制作。”李遐说。
“使用是最好的传承”
在苏州李公堤,姚兰开办了一家苏绣的品牌体验空间,探索非遗传承创新的新可能,“希望让苏绣走进更多年轻人的生活”。如今,这里也正在成为当地的时尚打卡地之一。
李遐走进这家苏绣体验店,琳琅满目的苏绣文创产品令她眼前一亮:手工绣制的礼服、苏绣元素的手表、耳环、团扇、屏风等产品巧妙地将非遗手艺“绣”在日常生活之中,让苏绣有了更为年轻、多元和生活化的展示。
听了姚兰的介绍后,学习艺术管理的李遐感触颇深,“我们心里都有数,运营传统手工艺是非常困难的,姚建萍老师不仅做到了,还做得非常好。她将苏绣不断带到新的艺术高度,更重要的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接触苏绣文化。”
姚兰毕业后选择投入苏绣的传承传播中,也有着自己的考虑。“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我觉得非遗苏绣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品,它也可以回归生活,使用是最好的传承。”90后的她开始组建团队,打造有温度的美学产品,从产品设计到品牌运营,不断推动苏绣融入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场景,在焕新非遗的道路上开启新的“长征”。
苏绣曾经是简单的手工艺品,人们观赏金鱼、小猫的灵动可爱。在姚建萍的努力下,苏绣成为走向国际舞台的艺术品,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外交名片”,如今的苏绣正在重新回归人们的生活。说到底,苏绣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一种平和的生活方式,趣味、艺术、美学、情怀都在其中,生发开来。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梅从政 王军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