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乌克兰大使范先荣在乌《2000报》专刊发表署名文章:《不畏艰辛结硕果,同担风雨再出发》

 

9月24日,驻乌克兰大使范先荣在乌《2000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专刊发表题为《不畏艰辛结硕果,同担风雨再出发》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2020年充满曲折和挑战。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各国纷纷停工停产,世界经济发展势头严重萎靡;洪涝、干旱和蝗灾轮番重创农业,世界面临粮食生产困难加剧的风险。与此同时,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却仍在不断粗暴破坏现有世界秩序,阻碍国际社会共同抗击疫情以及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努力。

面对灾难和困境,中国没有畏缩不前、迷茫徘徊,而是坚定地迈着改革发展的步伐逆流而上,坚持与世界同担风雨、共渡难关,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就,令世人瞩目。

一、完成疫情大考,用复苏提振信心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中国从维护14亿人民生命安全的大局出发,本着为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惜按下经济发展的暂停键,将千万人口的大市武汉封闭,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严防病毒扩散。我们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仅用两个月就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此后,中国又率先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积极推进经济运行稳步复苏,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恢复性增长。在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普遍困难加剧的态势下,中国俨然成为逆势前行的一股振奋力量。极具韧性和潜力的中国经济可能继2008年金融风暴后,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新的贡献。

二、勇抗洪水旱灾,用丰收确保民生

疫情尚未完全过去,面对中国南方几十年不遇的重大洪水灾害,中国政府紧急启动抗洪抢险工作,集中力量调配物资转移安置受困人员。数十万解放军深入农户,筑堤坝、排积水、救作物、保农田,尽一切可能减少农民损失。而在中国北方,面对多地持续的旱情,中国政府努力组织抗旱保收工作,力保粮食生产安全。今年上半年,中国夏粮再获丰收,总产量1428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0.9%。在全球粮食生产困难增加的背景下,中国人民牢牢地将饭碗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没有给全球粮食市场稳定带来负担。

三、坚持创新驱动,用科技助推发展

困难没有阻挡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之路。中国政府提出“新基建”发展蓝图,大力支持涉及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5G商用、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疫情形势下,中国数字经济取得了大发展,总量预计2020年将突破40万亿元大关。与此同时,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组网成功,成为联合国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向全球数亿用户提供服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中国迈出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将成为世界第二个在火星表面展开巡视探测的国家。这些科技成就向世界彰显了中国智慧,为人类科技进步做出了中国贡献。面对国际上一些势力违背市场经济公平原则,滥用国家安全规则对中国领先科技企业实施技术制裁和限制,已成为全球数据大国的中国正在数字经济领域奋起发力,将全力发展国产半导体芯片产业。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不久前代表中国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共同采取一致措施,共同维护全球数据安全。

四、扩大对外开放,以合作推动共赢

面对疫情之下各国间信任危机萌生、国际合作信心不振的局面,中国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第一时间同包括乌克兰在内的许多国家通过视频连线等渠道分享防疫经验,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了两批共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向32个国家派出34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资。从3月15日至9月6日,中国总计出口口罩1515亿只、防护服14亿件、护目镜2.3亿个、呼吸机20.9万台、检测试剂盒4.7亿人份、红外测温仪8014万件,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郑重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此同时,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日前在北京成功举行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明确指出,中国将支持组建全球服务贸易联盟,使各国人民共同享有服务贸易增长成果,传递出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推动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为国际社会化解信任危机、重拾合作信心提出中国方案。今年11月,中国还将在上海召开第三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再次用中国的超大规模消费市场,为全球经济疫情后的复苏提供更加强劲的动能。

五、做好自己的事,用发展应对挑战

当今世界,国际上一些势力忽视中国人民正当的发展权利,将中国发展视为是对自身霸权地位的威胁,千方百计地进行阻挠、干扰和破坏。他们用过时的冷战意识形态攻击中国,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制裁中国企业,企图把中国和世界拖入“新冷战”的零和博弈漩涡。但是,中国不会上当。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和拥抱世界,我们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不论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将始终把目光聚焦在最重要的问题上,那就是努力让14亿人民能够实现共同富裕,共享美好生活并且努力承担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为世界和平稳定及发展不断提供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中国锐意进取的脚步不会停歇。我们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2020年底前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我们始终愿意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其他国家繁荣进步,共享文明成果。面对部分国家的政治讹诈和经济霸凌,中国将继续高举经济全球化大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通过发挥自身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内需带动国际贸易,重塑中国在世界市场的新优势。

中国有句古语:“祸兮福之所倚”,讲的就是当我们遭遇困难的时候,能够从中抓住解决问题、获得更好发展的契机。2020年对中国人民来讲虽然充满坎坷和挑战,但也孕育着机遇和希望。中国正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不仅自己努力克服困难挑战,也愿伸出双手、张开怀抱,为后疫情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由于疫情的不利影响,今年国际贸易大幅萎缩,中国与一些国家的贸易也受到了较大影响。但可喜的是,中乌两国贸易却逆势增长,前七个月增幅19.12%,特别是乌对华出口增长70.26%,展现了中乌两国经贸关系巨大的活力、韧性和潜力,中国不仅稳居乌克兰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还成为乌克兰第一大出口对象国,为疫情冲击下乌的经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乌两国还开展了积极的抗疫合作,双方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两国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双方互联互通建设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中乌货运班列开通,两国贸易往来将更加便捷。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年头里,中乌关系取得了这么多成就,来之不易,再次体现了中乌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传统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基础。

当今世界虽然复杂多变,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多元化的世界上总少不了这样那样的分歧,但国与国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还是要努力多交往,多友好,多合作,这才是人间正道,也应该是世界发展的潮流。

 

Next Post

驻乌克兰大使范先荣与在乌孔院和留学生代表共同庆祝国庆

周二 9月 29 , 2020
驻乌克兰大使范先荣与在乌孔院和留学生代表共同庆祝国庆 为庆祝 […]